万吨共聚聚丙烯年内投产全球最大单

“万吨共聚聚丙烯项目即将进入中交验收,年内投产后,将改变我国长期依赖进口高端产品的局面。”福建中景石化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副经理黄敏自豪地说,投产后的聚丙烯年产能可达到万吨左右,届时,中景石化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产聚丙烯生产基地。近年来,中景石化扩产步伐不断加快,建立了强有力的供应链条。在厂区核心区,企业投资40亿元、于年建成的年产75万吨丙烷脱氢装置引人注目。“这条全省最大的生产线可基本满足企业两条年产共万吨聚丙烯薄膜的生产原料需求。”黄敏介绍,近年来,企业逐步将产业链向上游延伸,成为当今全球唯一构建起从丙烷、丙烯、聚丙烯到聚丙烯薄膜最完善的四级碳三产业链的民营企业。庞大的国际国内市场给了中景石化不断提升产能的底气。“自年疫情发生以来,不少美国工厂停产,很多国际买家寻上门来,中景石化顺势开启了‘出海’之路并越走越宽。”中景石化相关负责人黄卓瀚表示,企业去年新项目投产产能扩大,内销外销两旺,创产值亿元,同比增长55%;年一季度,聚丙烯出口量达3万吨,出口金额近万美元,占全中国聚丙烯出口量的20%。截至目前,企业主要产品已销往美国、巴西、泰国、印尼、印度等30多个国家。瞄准世界蓝海,企业计划在五年内打造千亿级全球唯一BOPP全产业链企业。当前,中景石化已在园区中建立起从进口丙烷到生产丙烯、聚丙烯、聚丙烯薄膜的一条全产业链,助力建设临港先进制造业集群及海洋经济发展;在已投产的聚丙烯、聚丙烯薄膜、液化石油气、丙烷脱氢制丙烯等项目基础上,继续做强做大,并利用副产品氢涉足纯氢气产业链。“十四五”期间,中景石化科技园全产业链产值有望达到千亿元。转自:聚烯烃人

大会简介

“十四五”时期,世界及我国能源面临低碳转型的新趋势,低碳转型对我国炼油与石化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炼油企业要向炼化一体化和油转化升级,加快淘汰落后炼油能力,大力推进原油高效加工利用技术、清洁高效汽柴油生产技术、炼油过程节能环保技术、智能化炼油厂构建技术、生物质炼制生产液体燃料技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技术等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围绕绿色低碳提质增效,积极采用新技术和新装备,实施已有炼油企业原油利用高效化、炼油过程绿色低碳化、产出油品高效清洁化的技术改造。主动应对能源低碳化转型,积极发展氢能,重视发展生物基燃料,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

为推动炼油与石化产业发展,助力炼化企业科技创新,促进炼化企业与科研、设计、工程、制造、服务单位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聚焦炼化企业全面提升创新引领能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应用,助力炼化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定于年5月18日至20日在福建厦门召开“炼油与石化产业技术创新大会”。

大会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能源、延长石油、地炼、民营炼厂、国外企业专家就炼化新技术创新发展作专题报告,重点围绕清洁燃料生产、重质劣质油加工、炼化一体化、油转化、新产品开发、绿色低碳及环保、智能化与信息化、炼厂增效提升竞争力等方面交流创新成果,以推进炼化企业技术进步。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

承办单位:

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石油化工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

会议研讨范围

1.双碳目标及“十四五”规划对炼化行业的影响;2.原油深度加工利用技术、石化原料轻烃化技术;3.重质和劣质原油深加工新技术;4.航空煤油、低硫船用燃料油、特色高档石蜡技术;5.高性能润滑油基础油、高等级沥青技术;6.低碳烯烃、芳烃、新材料生产技术;7.炼油向化工转型的系列技术;8.炼厂全流程优化技术、互联工厂解决方案;9.催化新材料与新型催化剂;10.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11.绿氢制、储、用等氢能产业链技术装备;12.炼化节能和能量回收技术,低碳、安全、环保技术;13.炼化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新技术与应用;14.炼油化工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展示。

征文要求及说明

为了方便技术交流,本次研讨会将编辑印制《炼油与石化产业技术创新大会》论文集,特向各单位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征文,望积极投稿。论文注意事项:

1.组委会将组织专家对征集的论文进行评选,从中推选部分论文作大会交流,并评选出优秀论文设一、二、三等奖;

2.论文内容要求:投稿内容要紧扣会议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11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